凤凰起舞的新天地(媒介)

来源:媒介2月刊  2007年2月4日

2006年10月18日,凤凰网完成改版,"凤凰新媒体"闪亮登场。在这个全民皆谈"新媒体"的时代,一向做电视的凤凰也把目光投向了新媒体。大多数人知道凤凰都源于凤凰卫视的中文台、资讯台、电影台等电视台,对于已经存在8年的凤凰网,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。此次改版不是一次简单的更名,而是意味着凤凰把注意力投到了一片新的天地中。

新媒体是媒体发展的一个趋势,我们成立新媒体就是出于战略性的考虑。新媒体的出现,对传统媒体其实更多是机会。

现在"新媒体"这个概念炒得很热,大家都在关注新媒体,凤凰成立已经有10年了,一向是以"电视"立身的,成立凤凰新媒体是出于什么考虑?

2006年是凤凰卫视成立10周年,是很有历史意义的一年。凤凰卫视在中国创造了一个深受尊重的品牌,打造了中国唯一在海外上市的电视媒体,推出了一大批深受大家喜欢的主持人,广告上面也实现了飞速的增长,这都是我们十周年特别值得庆祝的。

但是往下看,我们也要认识到,凤凰卫视面临巨大的挑战,就是怎么保持凤凰卫视的高速增长,怎么适应变化的传媒市场。挑战来自哪里呢,主要就是由于新技术的出现,使传统媒体的受众开始向新的媒体转移,新媒体包括很多:手机、电脑、户外大屏幕等。越来越多的人每天花在电脑上的时间比花在电视机上的时间多。这种眼球的转移意味着注意力的转移,注意力的转移必然导致广告也将随之转移。这是一个大的趋势。

作为一个在商业市场上立足的媒体,我们必须要未雨绸缪:怎么能够在传统媒体广告增长放缓的情况下,捕捉到新的广告市场。无疑,新媒体就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。只有抓住新媒体,凤凰卫视才能继续保持他的收入高速增长,业务高速增长,保持他的品牌,要不然我们就面临受众被分流的危险。因为在传统媒体上花比较多时间的受众的年龄在增长,人员有老化的倾向。而主流人群花在新媒体的时间比较多。我们如果不重视新媒体,我们的受众可能就会被边缘化。我们成立新媒体就是出于战略性的考虑,新媒体是媒体发展的一个趋势,我们必须要迎合。

您怎么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?

新媒体的发展速度肯定会超过传统媒体。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市场的分割、对传统媒体广告额的争夺,都是必然的趋势。但是我在很多场合也说过,新媒体的出现,对传统媒体其实更多是机会。

为什么这样说呢,原来你有一个频道或频率,你就很牛,因为这种资源是稀缺的,尤其在中国,频道和频率是国家垄断的。而在新媒体出现的情况下,传输的渠道太多种多样了,很难被一家垄断,传输渠道的门槛越来越低,这实际为传统媒体传输其内容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和平台。举个例子,有很多民营媒体如光线、派格太合等,在原来的传输模式下,他们苦于没有传输平台,新媒体出现,他们就有了很多传输方式。所以从传输平台的角度来讲,这是一个机会,这是第一点。

第二点,对主持人来说,对节目来说,也是一个机会。原来的传输方式很单一,没法了解观众对节目的反应,没法让观众充分地参与和互动,现在都可以解决了。一个节目出来,观众马上可以上论坛评论这个节目的好坏,网友可以短信为喜欢的节目投票,可以通过网络和手机征集节目选题,比如,"鲁豫有约"下一个要访谈的人物是谁,等等。节目就可以有很多内容来源,主持人也可以有很多形式和观众互动。这就解决了互动的问题。

第三点,很多原来不适于在电视上播的内容、素材被浪费掉了,比如节目拍摄过程的花絮、偷窥的、真人秀等,也许不适于在电视上播,但非常适合互联网等新媒体的环境。

传统媒体要注意一个事实:主流人群花在新媒体上的时间已经远远大于花在传统媒体上的时间。我们的理念是:主流,我主张。"主流"是指我们的人群是主流人群,"我主张"是强调个性、强调自我。

凤凰新媒体和凤凰卫视是什么关系?

凤凰网跟凤凰卫视的关系,一直以来确实是一种微妙的关系。凤凰网已经成立了很长时间--已经有8年了,这8年里凤凰网完成了一个任务,就是很好地服务了凤凰卫视,我们基本做到了作为电视台的一个延伸、凤凰卫视的电子版。

但是,从独立品牌打造来说,从自主节目开发来说,从符合互联网特点的传输内容来说,凤凰网还做得很不够。所以我们去年年底做了一个调整,在发展新媒体这个大趋势下,我们要把凤凰网打造成"新媒体"。之所以叫"新媒体",因为我们不光做互联网,我们还做流媒体和无线的业务,是一个三网合一的产品,而且是按照互联网特点来做的。

你看全球主流电视台的网站,很少有单独的非常非常成功的,更不要说单独上市。最近有一个例子成功的,myspace,默多克完全按照互联网的规律运作它,所以它很成功。但其他电视台的网站,基本没有大红大紫的。为什么呢,他们更多是电视台的依附,更多是对电视节目的简单的宣传,这个不一定符合互联网的特点。我认为,中国的传统媒体要注意一个事实:主流人群花在新媒体上的时间已经远远大于花在传统媒体上的时间。

凤凰新媒体对主流人群的定位是怎样的?

我们定位的主流受众年龄上是20岁到40岁,核心受众在25岁到35岁之间,应该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,职位上倾向于白领、工薪阶层,可能男性会偏多一些,因为整个互联网的世界男性就偏多。凤凰新媒体和凤凰卫视对受众的定位是不太一样的

新媒体具体靠什么东西去吸引这些受众?

我们的理念是:主流,我主张。"主流"是指我们的人群是主流人群,"我主张"是强调个性、强调自我。我们品牌的定位是"主流、独创、时尚、开放",这是我们的价值诉求,是我们追求的一种风格,围绕这个理念和风格,我们有一个内容设置。

首先,我们有独特的内容。你看现在国内网站的新闻,几大门户都差不多。我们的安排是完全不一样的。比如博客,我们的博客不是简单的一帮名主持人的心得和感受的堆砌,我们的博客实际上是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方式,我们的理念是"还你新闻播报的自由权",我们的博客"见证新闻事件的前台,解读新闻现象的背后"。为什么我们的博客能做到这一点?因为我们有遍布全球的记者站和记者,我们有资深的评论员,我们有很多重量级的嘉宾,所以博客成为一种对重大新闻现象的见证。比如说我们的记者陪着胡锦涛总书记、陪着温家宝总理去APEC访问,中间有很多花絮和细节,而这些花絮和细节是独家的,是老百姓非常感兴趣的,我们的记者可以以博客的形式写出来。比如说,阮次山评论中日关系,他在"时事开讲"中的时间是有限的,他可以把他想说但在节目中没时间说的,在博客中写出来。我们还有很多记者见证了巴勒斯坦的爆炸,见证了伊拉克的美军和当地的冲突。电视节目在时间上有很多限制--我们最频繁的节目"正点播报"是一小时一次,一天也就24次--但是新闻事件是不以此为停顿的,是不断发展的,那么就可以以博客的形式,实现全天候播报。

其次,我们的视野是开放性的。我们是一个地处香港、辐射海外华人的媒体,视角不一样,在我们这里看到的内容的体验,跟别的地方完全不一样。我们的资讯是"大资讯"的概念,我们的频道也有时政新闻、社会、财经、时尚、娱乐等,但是我们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。在别的媒体看来纯粹娱乐的一个事件,在我们这里可能就是一个社会现象;在别的媒体看来是一个社会现象,在我们这里可能就是一个折射整个中国社会变迁的现象。举个例子,中山大学成立了一个叫"彩虹社"的同性恋俱乐部,在别的媒体看来可能是社会新闻,是社会低层的一个现象,在我们这里可能就是一个要闻,我们认为它是中国社会开放的一种标志,体现了对社会底层的一种关爱。比如说张钰事件,在有的地方就是一个娱乐事件,在我们这里可能就不是,我们觉得她是转型社会一个标志性人物,她揭示了这个时代的急躁、浮躁、虚荣。就是说,我们的资讯是一个站在宏观的概念,是一个另类视野的概念。我们跟传统门户网站的新闻取向是不一样的。

凤凰这个品牌代表的是"传扬中国文化",在价值上代表高端、受人尊重等,凤凰新媒体无疑要传承这些东西,同时,我们更新锐、更时尚、更活泼。这两者之间不会矛盾,有些核心的东西是相通的,我们的核心就是人文关怀、弘扬中国文化、开放的心态。做媒体,我们首先不能忘了自己的责任

人们看凤凰卫视就是为了看最及时的新闻报道,看极有个人风格的主持人,以及评论员和嘉宾对时事的评论和观点,这部分人会对凤凰新媒体感兴趣吗?

你这个问题其实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我从两方面回答你。

一方面,我们要继续完成好我们服务凤凰卫视的任务,这个我们肯定不能丢。因为这是凤凰投资的新媒体,我们一个很重要的、基本的任务就是服务好凤凰卫视的节目,服务好凤凰卫视和观众之间的互动。

但是,如果仅仅盯在这一点上,凤凰新媒体是无法做大的,无法在互联网的空间里杀出一片天地来。互联网有他独特的受众,互联网受众喜欢的东西,跟卫视反映的东西,并不完全吻合,我们一定要充分尊重这一点,要适应这种规律,不能简单地把凤凰卫视的东西搬上来而不考虑受众。这看上去似乎有点矛盾,实际上并不矛盾。从内容建设上来说我们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。现在我们的内容分几步走:

第一步,就是把凤凰卫视的内容非常有机的、以符合互联网特点的形式在网络上展示,这样就非常好地满足了用户在互联网上对凤凰卫视内容的渴求。

第二步,凤凰卫视还有大量边角料和素材,由于电视节目内容要求非常精致,这些东西没法放到电视频道上播,我们就把这些素材加以整合、处理,放在新媒体上,这又是一个更大的吸引用户的空间。

第三步,我们要独立录制自己的节目,在凤凰新媒体旗下,完全以网民的喜好为出发点。这些网民不一定是凤凰卫视的观众,他不一定喜欢凤凰卫视的新闻,他不一定喜欢阮次山滔滔的宏论,他不一定喜欢吴小莉跟中央高层的对话,他喜欢比较草根的东西,他喜欢一些比较时尚、比较前卫、更另类的东西。

第四步,就是在网友中挖掘内容,使它成为热点,然后再反炒回电视。比如网民就一个话题的讨论,我们可以就此生成一期凤凰"时事辩论会"的节目。有些问题炒起来是在互联网上,但是不代表电视观众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,我们可以再把它搬回电视。所以我们的节目可以由电视到互联网,再由互联网到电视。

凤凰一贯的形象是高端、有文化气息、关心时事、有社会责任感,这也是凤凰品牌的核心价值,而新媒体则具有较强的草根性,新媒体的草根路线会不会与凤凰的一贯形象相矛盾,甚至损害凤凰的形象?

我们确实在借助凤凰的品牌,但是凤凰的品牌内涵需要有所发展,跟全球的媒体品牌一样,他旗下会有很多子品牌,各有各的特色。比如时代华纳,他旗下有《人物》、《时代》周刊等,新闻集团旗下有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、FOX频道、国家地理频道等。凤凰这个品牌代表的是"传扬中国文化",在价值上代表高端、受人尊重等,凤凰新媒体无疑要传承这些东西,同时,我们更新锐、更时尚、更活泼。这两者之间不会矛盾,有些核心的东西是相通的,我们的核心就是人文关怀、弘扬中国文化、开放的心态。

您说过凤凰网上的新闻有两种形式,一种是通过编辑,一种是靠网友生成或根据网友支持率来选择,您对于后一种内容怎么评价?

人们现在都说"内容为王",尤其新媒体更是如此。那么这些内容从哪来呢?我觉得现在有一种误会,觉得将来网友生成的内容将成主导,我还是倾向于认为,专业的事情应该由专业的人来做。我不相信将来的人好莱坞大片都不看了,没人去听朗朗了,没人听马季的相声了,全靠几个小哥们做的这种白描式的、粗糙的内容会成为主导,我不认为会这样。我认为将来绝对还是专业人士做的东西为主导。但是,由于现在互联网的发展,网友生成的东西还是会有市场。

我认为将来节目会是这样的:内容仍然是专业人士做的,这是主导,但是,看这种专业人士拍的精良东西的方式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。人们不会再满足于在电影院看一部好莱坞大片,他会有非常强烈的互动愿望。比如将来在互联网上可能左边有一个视窗在放好莱坞大片,右边是即时通讯的窗口,可能还有一个评论或辩论的圈子,就是说看这个片子的方式会很互动。

现在互联网上新闻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,如果凤凰网要保持自身很好的形象,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?

我完全同意你的说法!现在互联网的世界特别浮躁,很多媒体为了获取点击量,会做一些非常不负责任的报道,非常花边的报道,非常欠缺考证的报道,老百姓点进去一看,满不是那么回事。这种忽悠,一次可以,两次、三次……就没人来看你的新闻了。所以做媒体,我们首先不能忘了自己的责任,可能一开始我们会为我们的清高、我们的坚持付出代价,但是作为一个媒体,久了以后,一定会赢得品牌,一定会赢得尊重,所以我们一定要拒绝劣质内容,不向现在互联网的潜规则妥协。

 

 
[ ]